找到相关内容1923篇,用时3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金刚经札记(3)

    由致,为正宗之前导,故名之曰“发起序”。  此段经文被目之为发起序中的起教正因,即如来应迹垂范。发起序是一经之开始,被称为“教起因缘分”。一经的发起因缘是很重要的,是透露经文核心内容的一个窗口,...罗国王波斯匿王的皇都,因此地以“具财物”、“妙欲境”、“饶多闻”、“丰解脱”四,文采风流,远闻诸国,故得此名,义为丰德、乐道之都城。  [国]即指东天竺的拘萨罗国,是佛陀的祖籍所在地。依《大智度论》可知...

    曲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2365509.html
  • 金刚经札记(4)

    中的“十二住”,即是指的能使“诸行相续流转”之法,为名词;不过在这里作动词“应”的补语,则含有“保任”、“守护”的意思。若依的“会理之心,名住;慧住于理,名住;慧为能住,理为所住”之说,再结合本经...狭小,以故变易生死不断、住地无明犹存;今设发大心,应云何令其断除变易、降伏无明、上求佛道、下化众生呢?此问度生边事,乃利他之问。  其中“应云何住,云何降伏其心”一句,稍有意义。这种“应……”的句式在...

    金刚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2465510.html
  • 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导读

    菩萨的师承超日月光佛,称为净宗初祖。  一、念佛有事理。事念则一心忆想。理念。念即始觉。佛即本觉。始本相合。始本不二。名为念佛。、念佛有四。(一)实相。念自性佛。(二)观想。如十六观。心想佛时。是...  念佛要老实念,德云:“切忌今日张三,明日李四。遇教下人,又思寻章摘句;遇宗门人,又思参究问答;此则头头不了,帐帐不清……”结果一无所成。  如染香人,身有香气;此则名曰:香光庄严。  身近佛身(...

    慧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01865570.html
  • 论禅宗无相戒的源流

    中的四重以及三聚净戒。   被称为天台中兴祖师荆溪湛然(711~782)有《受菩萨戒仪》一卷,广被当时依用。湛然的《授菩萨戒仪》由十二门组成,是由的戒仪以及梵网、璎珞、地持、高昌等诸本的授戒仪...中的一个热点。同时,学术界对慧能的“无相戒”思想及其源流进行了深入的考察,取得了巨大的成就。1967年,柳田圣山先生一方面强调敦煌本《六祖坛经》的最层部分是无相授戒仪;另一...

    圣凯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22665746.html
  • 真禅法师佛学思想与实践的人间性特征

    同时,要发扬提倡的‘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’的精神,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其他为社会服务的劳动。作为我们佛教徒个人,要依靠自己的劳动和工作,做到自食其力。作为寺庙,则要依靠生产、...

    李利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23165751.html
  • 部派时代的圣果观

    圣道就可开发。但大天说,圣道生起,要藉呼唤的音声,即不断的呼喊:“苦战!苦哉”!此义表示:修行人对于生死大苦,要有痛切悲戚之感,发出苦哉的悲叹声,才能生起无漏圣道。我国说: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0565949.html
  • 部派时代的无为观

    理论,没有为我们指出是那一学派,说是正量部的思想,如宝疏及神泰,就是这样讲的,当今印顺论师,从理上去推测,认为是大众分别说系的主张。究竟是属那一学派,现在姑且不去管它,但有这派是不成问题的。依于这...重要思想。   所谓圣道支性,就是八圣道支,凡佛教徒如能依八圣道,就可离一切的惑业杂染,而得生死的究竟解脱,所以经中称为仙人道。这在杂阿含中,佛陀开示得很清楚:有次佛对诸比丘说:想起自己过去未成佛时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0865951.html
  • 律宗史略(二)

    (三八二),由鸠摩罗佛提,请来深通律法之厨宾沙门耶舍讽诵,竺佛念传译,昙景笔受,在汉译广律中,此本乃属早期之四分律,译文或不太完善,然亦有研究之价值,故随笔录出,以作参考。   所称「四律五论」,...袭业风轨,亦数当讲说。  末京师长乐寺释慧詾,曾游长安,从罗什受业,精研经论,尤善十诵、僧只,更制条章,义贯终,宋永初中,遂止广陵,大开律席,元嘉中至京师,止道场寺,与慧观共演十诵。後移长乐寺,为学者所宗...

    刘果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82666077.html
  • 浅析中国佛教的传播方式与特点

    藉教明宗,谛人圆诠,深探佛意,即多闻而成宝藏,积学以为智海。从凡人圣,皆因玄学之力;居危获安,尽资妙智之功。言为人道之阶梯,教是辨正之绳墨。”由他编集的《宗镜录》广收经论,保存了诸多散佚著述。此外...不仅以“五常”喻“五戒”,还以《周易》“四”,即“元、亨、利、贞”配佛身“四”,即“常、乐、我、净”。  东晋时,瘐冰、桓玄等人斥责僧人蔑弃忠孝,伤治害政,诏令“沙门应敬王者”。慧远法师著《沙门...

    戴继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92766140.html
  • 明本的禅净融合与禅教会通思想

    谛实际上就是真谛,但天台宗为了与其教义三观、三止等相配,曲解二谛为三谛。明本在解释三谛时先后引用荆溪(湛然)、(僧肇)、贤首(法藏)、天台(智颉)等人的说法,无非是发挥真俗、色空、体用不二、相即...于生死,禅则耕空言以自高,净土则常作为而自足,由是是非倒见,杂然前陈。若非佛愿行冥符,则二宗或几乎息矣。  认为禅净之间的争论,根源在于学者不痛念生死,只空谈禅净优劣。明本还认为,学禅、修净贵在解脱...

    纪华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43066414.html